<<  < 2013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折子戏专场演出综述

                           

五年一届的山西省艺术院校教学剧目汇演,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折子戏专场于1121号晚上,在太原南宫剧场拉开了帷幕。这台折子戏以整齐的阵容和崭新的舞台风貌,让晋剧这一古老的剧种在比赛中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紧锣密鼓中,以近年在晋剧舞台上很难见到的功夫技巧戏,《钟馗嫁妹》为开场戏。这出戏以高难度的下高技巧动作,和协调流畅的戏曲舞蹈“鬼舞” 多次博得观众的掌声。丑陋而可爱的钟馗,与5个造型各异活灵活现的小鬼,在表演中眉飞色舞配合得十分默契。他们把许多个优美而奇特的造型,巧妙地串连在一起,形成一幅流动的戏曲图画。再加导演成功地在鬼舞中揉进了许多现代舞元素,使得该剧更接近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这折打头戏,成功地展示了该校过硬的基本功训练水平,很值一看。

《交印》一折说得是杨六郎以“交印”辞官的办法,为难八贤王为杨宗保求情的故事。该校4年级的学生武晓玲和郭瑞瑞在剧中扮演杨六郎和八贤王  ,这对小演员在大板的对唱中,唇枪舌剑,激情扬溢,或重或轻,或快或慢,轻重入情,快慢合理,把一幅“猛虎”斗“蛟龙”的场面较好地呈现给观众。剧场不断暴发出阵阵掌声。尽管在运气和声音控制等面,两位小演员还有待提高,但可看出这两位小演员是大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

主演《木柯寨》的小演员韩月英扮相俊美,基本功扎实,动作干净利落,是块刀马旦好料。特别是在降服杨宗保的过程中,她柔中有刚,刚中传情传意。而扮演杨宗保的贾淑娟把杨宗保对穆桂英的爱慕之心和少年气傲不服输的人物心态表现得很到位。这折戏是“唱、做、念、打”全面展示演员综合素质的重彩戏,太原市艺校敢把《木柯寨》这一教学剧目搬上舞台参加汇演,而且多次博得观众的喝采声,无用置疑,老师也是没有少流汗水的。

一年级学生曹华宇主演的《空城计》把整场晚会推向高潮,诸葛亮和他的“老少五个人”是足蹬高靴还太低,平均年龄不足10岁的“小不点”。“小不点”们一上台,观众就哗然大笑而剧场久久不能平静。人们在想,这群“小不点儿” 能驾驭这一出己被丁果仙大师固化了的“样板戏”?一句“自幼儿……”唱腔没完,伴随着最热烈的掌声,人们的疑虑立马退去。“小不点” 一口丁派韵味的唱腔及稳沉大方而略显老到的表演,和她自巳的年龄形成反比。紧接着小司马懿带领着十几位“小不点儿”兵将上场攻城,剧场内又掀起一浪哗然大笑。而小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兵压境,大开城门,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小华宇优美的唱腔和能说话的眼神,把剧中人物当时的情绪表现的非常准确。听说这位“小诸葛亮”不久前才摘取了中国戏剧“小梅花”奖,难怪她今天表现如此出色。

《风台关》是这场晚会的压轴戏。在大鼓轻轻的伴奏声中,齐刷刷两排女兵乘夜色轻步巡城。身披大红斗蓬的贾敏,一个出场亮象就把一个威风机敏,英姿飒爽的张秀英展现在观众面前。她时而凝视近观,时而举目远眺,由“平湖行舟”到“疾风闪电”般的圆场绝活,使得场内掌声不息。好一个贾敏,举手投足很有高翠英老师“帅、冲、美”的表演特色。可以断定,这出戏肯定受过老师的指点,因为老师家住艺校宿舍,近年又致力培养戏剧新人,她培养出许多象张俊芳等深受观众喜爱的“小翠英”。愿贾敏也成为晋剧舞台上的又一个“小翠英”。更值一提的是扮演马童的马建波同学,他扮相俊朗阳刚,是整台晚会功底最好的一个演员,他以较完美的武功技巧与主角的配合坏环相扣,丝毫无误。整个配戏的过程,他都是戏剧高难的武功技巧堆积起来而又合情理的剧情过程。论掌声这位马童大有与主角平分秋色的势头。在观众的惊叹声和掌声中,他们俩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散去,一位老戏迷激动地说“这台娃娃戏大有看头”

 近年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领导狠抓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戏带功,以功促戏。他们外聘许多戏剧名家到学校授课传艺,取得如此好的教学成果实属必然,愿这台娃娃戏在大赛中取得好得成绩。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